滴滴张博:出行业面临三大变革 5G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
新浪科技讯 9月22日下午消息,由新浪科技、新浪5G联合主办的“Refresh Your Life”新浪5G Open Day 于9月21日-22日线上启幕。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CTO兼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在未来出行分论坛演讲中阐述了他对5G等新技术赋能未来出行的见解。他表示,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将推动未来20年出行行业从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共享出行三个层面发生变革。
在基础设施层,张博表示,滴滴出行借助AI、网约车大数据等,通过智能红绿灯、动态道路分配、更科学的路网设计等,降低交通拥堵率,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通行率。
他介绍,滴滴目前在100多个城市,通过实时调控红绿灯时长,延长拥堵路段入口处的红灯时间,延长出口处的绿灯时间,并且跟相邻街道形成区域交通的绿波带,提高整个区域的交通效率。在基础设施层,智能地图等也已经成为滴滴核心技术。借助精准定位和推荐上车点技术,目前70%的订单已经不需要司乘提前电话沟通。
在中间的交通工具层,未来10年会发生两个重要变革,第一能源会从汽油变成电,第二是智能化。滴滴正在跟车企、硬件供应商等联合,推动交通工具向智能化、新能源化方向变革。
张博介绍,滴滴在自动驾驶方向低调研发了四年时间,现在在中美一共有300多位工程师和科学家。目前滴滴已经形成了自动驾驶感知、预测、规划、控制、高精地图等一系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模块,以及自动驾驶落地服务能力。今年6月,滴滴自动驾驶已经在上海面向公众提供了载人示范应用。
在共享出行层,他认为共享会成为趋势。“各种交通资源应该满足我不用的时候你用,你不用的时候我用。每辆车有3个座位和1个后备箱,理想的状态是1辆车介入滴滴网络,3个座位能马上被利用,车辆使用效率显著提升,马路上不应该再停放空闲车辆,这是我们未来想象的场景,我们希望推动交通变革,让所有人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在张博看来,滴滴拥有的海量大数据,以及全球领先的共享出行网络,是滴滴在这三大层面变革中的优势。
他举例称,滴滴的车辆会每几秒钟上传位置、速度和方向,每天新增106TB日轨迹数据,每天处理4875TB数据,每天路径规划数据是400亿次,定位次数是150亿次,这是很大的地图交易引擎。利用这些网约车运营大数据、路网安全数据,结合滴滴混合派单方式,可以确定自动驾驶技术在哪些区域能够落地,且具有商业价值,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和商业化运营。
对于5G,张博表示会带来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时和更大的接入密度,它是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当自动驾驶到来之后,车与车之间需要进行实时的通讯,车与道路基础设施也需要通讯,实现车路协同。而5G会加速车与车、车与道路之间通讯的建设,会使得自动驾驶在更加聪明的道路、车辆上落地,从而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欢迎持续关注新浪5G Open Day,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国际电信协会(ITS)常务理事、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白杨学者赵子忠,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璞,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小冰公司CEO李笛等院士专家、领军企业高管共话5G新机遇。(张俊)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过去20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本解决了信息流动问题,滴滴希望解决物理世界人和物体的流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会推动未来20年整个出行行业从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共享出行这3个层面发生变革。
在基础设施层,滴滴出行借助AI、网约车大数据等,通过智能红绿灯、动态道路分配、更科学的路网设计等,降低交通拥堵率,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通行率。滴滴目前在100多个城市,通过实时调控红绿灯时长,延长拥堵路段入口处的红灯时间,延长出口处的绿灯时间,并且跟相邻街道形成区域交通的绿波带,提高整个区域的交通效率,降低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率。
在基础设施层,智能地图等也已经成为滴滴核心技术。地图贯穿在整个出行全链路,乘客打开滴滴App,第1步就是准确定位乘客所在位置,然后给乘客推荐最合适的上车地点,这时大家会看到首页有小绿点,可以根据你的定位推荐最适合你上车的地点。借助精准定位和推荐上车点技术,目前70%的订单已经不需要司乘提前电话沟通。
在中间的交通工具层,未来10年会发生两个重要变革,第一能源会从汽油变成电,第二是智能化,滴滴现在加大投入自动驾驶,我们在自动驾驶方向非常低调地研发了四年时间,现在在中美一共有300多位工程师和科学家。滴滴正在跟车企、硬件供应商等联合,推动交通工具向智能化、新能源化方向变革。目前,滴滴已经形成了自动驾驶感知、预测、规划、控制、高精地图等一系列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模块,以及自动驾驶落地服务能力。6月27日,滴滴自动驾驶已经在上海面向公众提供了载人示范应用。
在共享出行层,我认为共享会成为趋势,各种交通资源应该满足我不用的时候你用,你不用的时候我用。每辆车有3个座位和1个后备箱,理想的状态是1辆车介入滴滴网络,3个座位能马上被利用,车辆使用效率显著提升,马路上不应该再停放空闲车辆,这是我们未来想象的场景,我们希望推动交通变革,让所有人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滴滴拥有海量大数据,以及全球领先的共享出行网络。这些都是滴滴不断更新迭代技术的基础和优势资源。
基于这个庞大的网络,滴滴现在已经拥有非常宝贵的交通大数据,我们的车辆会每几秒钟上传位置、速度和方向,我们每天新增106TB日轨迹数据,每天处理4875TB数据,每天路径规划数据是400亿次,定位次数是150亿次,这是很大的地图交易引擎。滴滴网约车每秒钟都会上传位置、速度和方向。如果把北京的滴滴车辆轨迹放在一起,我们大概每天会覆盖北京400遍,马路上任何路况变化,哪里发生交通事故和拥堵,后台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并且通知整个网约车更新路径规划。每天都有数十万级滴滴乘客和司机上报和分享最新路况信息。
利用这些网约车运营大数据、路网安全数据,结合滴滴混合派单方式,我们可以确定自动驾驶技术在哪些区域能够落地,且具有商业价值,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和商业化运营。
我们每天会精细化处理相关信息,提升司机和乘客的出行效率。同时,现在滴滴网约车上安装的桔视摄像头有着更丰富的数据,这些丰富的实时地图生态数据也都是滴滴独特优势。目前,在滴滴地图和路径规划,研发自动驾驶,提高网约车预估到达时间准确率、提高出行安全等方面,大数据都在发挥着作用。
基于网约车大数据和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滴滴ETA(预估达到时间)在过去几年间得到持续优化。比如,乘客出发的时候,滴滴App预估行程大概需要20分钟,但到底是19分钟还是21分钟,我们会持续优化,时间误差也在持续下降。2015年时,预估到达时间平均有20%误差,2019年已经降低到10%左右,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此外,滴滴丰富的大数据,也给滴滴发展地图业务带来了很多优势。滴滴地图起源于2015年,当时滴滴是刚刚创业三年的创业公司。滴滴为什么要做地图呢?我发现滴滴上层出行网络和地图是有明显的正反馈,当我们上层出行网络越繁荣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越多的实时新鲜的地图数据,当我们地图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以后,就更有能力做更好的地图,就会使得我们上层出行网络体验变得更好,效率更高。
5G技术会带来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时和更大的接入密度,它是未来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当自动驾驶到来之后,车与车之间需要进行实时的通讯,车与道路的基础设施也需要通讯,实现车路协同。我觉得5G到来会加速车与车、车与道路之间通讯的建设,会使得自动驾驶在更加聪明的道路、车辆上落地,从而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