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总部迁驻深圳:如何打造电子产业新高地?
原标题:深度丨中国电子总部迁驻深圳:如何打造电子产业新高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展开深圳南山区地图,围绕着深圳大学方圆2公里,堪称全国的电子通信行业高地。北边的中电长城大厦,与深南大道同侧的腾讯大厦遥遥相望,另一侧矗立着联想、中兴通讯、TCL等企业大厦,往南则是一众研究院和实验室大楼。
今天,在这一片高新科技园中,中电长城大厦被赋予新的意义。12月25日,中国电子(CEC)总部迁驻深圳大会在长城大厦进行,至此,深圳正式迎来第三家央企。
中国电子集团成立已久,旗下产业庞大,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连续十年入榜《财富》世界500强,2021年位列第334位。官网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18余万员工,全年营收达2479.2亿元。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为主业,兼具计算机CPU和操作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中国电子总部的200多名员工已经一同迁入深圳办公。同时,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也将来到深圳参加各项决议会,共同制定明年、三年等短期和中长期的经营计划等。
随着总部的逐步搬迁,央企也将带动更多资本、人才融入到地方产业中。中国电子作为标杆之一,在12月温暖如春的深圳,脱下厚重外套,上阵起航。
为何搬迁?
从大背景来看,中国电子总部从北京迁入深圳,符合国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同时,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央企总部们都在加速外迁。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一级央企有96家,大多数总部设在北京,今年以来已经有7家央企将总部搬离北京。
具体来看,中国电子来到深圳后,深圳央企总部将达到3家,另外2家为华侨城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广东省央企总部则增至5家,南方航空集团和南方电网2家总部位于广州。
长三角地区也消息频频。12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在上海举行迁驻大会,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中船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9月25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成立大会,以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企业为基础组建而来。
同一时期的中部地区亦有动作,9月26日,三峡集团宣布将总部“回迁”至湖北武汉。三峡集团分别与湖北省、武汉市、宜昌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推动重大工程项目154个、金额3645亿元,助力湖北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肩负重任的雄安新区承接了3家央企总部。今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与雄安新区签署合作协议,并在雄安新区揭牌成立,该公司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5月,由中国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重组的中国中化控股正式成立,总部设在雄安;8月,中国华能在官网中表示将推进搬迁工作。
今年首批央企总部搬迁可以说是第一步,接下来更多的央企以及旗下产业将陆续重组、改革、迁城市。从中国电子入深的案例看,目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声势已起,实际运营也在进行中。会上,中国电子和广东省签署了《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深圳市签署了《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12月初,中国电子入股数字广东,成为控股股东,接下来中国电子在广东数字化领域的合作也将增多,同时集团产业整合、市场化变革也将潜移默化地展开。
为何迁入深圳?
中国电子和深圳渊源颇深,若往前追溯,1985年成立的深科技、1993年成立的深桑达、2017年重组的中国长城三家中国电子旗下上市公司的总部都位于深圳,华强北也与中国电子有着关联。近年来,双方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3年前,中国电子就有近半的营收来自深圳的公司,如今其主要资产已经转至深圳,在长城大厦5公里之外,中国电子深圳湾总部基地正在建设中。
事实上,在2018年的两会期间,中国电子党组书记、董事长芮晓武就曾表示,2017年中国电子集团在深圳的企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占据集团总量的一半左右,中国电子当时已经在重组,将把旗下90%资产等划到深圳组建的平台公司,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发展智能制造。
两年后的2020年12月,中国电子终于在深圳成立了这一平台——“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产业布局如下图启信宝信息所示),同时也是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试点,当时就有分析指出,中国电子或将总部迁入深圳。
到了2021年11月,中国电子总部落户深圳的消息一经释放,就引发了多方热议,央地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格局变化、企业变革升级等话题都成为焦点。
产业目标层面,在迁驻大会上,芮晓武表示:“我们将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出发点,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迁驻深圳为契机,围绕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培育世界级网信产业集群在广东省和深圳市加速布局,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广东和深圳而言,取得科创佳绩的同时也在直面供应链挑战。由于国际贸易规则变化、新冠疫情反复、全球出现的逆全球化潮流,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构加速,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大,影响了国际科技合作,也制约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广东省也正在锻造科创发展势能,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深入战略性产业,深圳在多个战略新兴产业上占据领先地位,涌现出了华为、中兴、腾讯、TCL、大疆等高科技企业。而中国电子旗下企业涉及集成电路、显示面板、智能终端、软件系统等多个卡脖子的基础领域,为人熟知的包括中国软件旗下的麒麟软件、中国长城旗下的飞腾芯片、中电熊猫、彩虹集团、华大半导体等,外界也期待双方在科技产业高地的攻坚上形成协同效应,建立电子产业新高地。
市场化改革提速
未来,中国电子和深圳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一方面是在电子产业上的协同发展。芮晓武在演讲中说道:“这是中国电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必将对中国电子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产业链能力的打造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中国电子作为央企也在加速转型升级。众所周知,广东省一直是市场化前沿阵地,涌现出一大批市场活跃为代表性的企业,来到深圳后,中国电子如何注入市场化的新活力也是关注焦点。
国内电子产业的版图中,广东省是距离市场需求最近的区域,在开放的营商环境和充分的市场化竞争下,产生了诸多在国际科技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并逐步形成了从终端到上游的完整产业集群。以深圳为例,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2020年深圳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21家企业入选2020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1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软件业百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同时,深圳也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也需要新的能量。
可见,中国电子也面对着新的市场化机遇,在高度全球化的电子市场上,旗下产业变革也将加速,也应在市场化竞争中进一步强化自身能力。一位产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将总部外迁是深化改革的重要表征,到了市场配置自由度高的地方,有利于发挥市场化作用,增加央企的实力。央企也是市场化要素之一,在市场化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且正积极参与市场化改革,搬迁具有重要的产业转型意义和改革意义。”
他也指出,迁入深圳之后,中国电子拥有的资产要素可能会发生改变,也会面临模式、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战,同时外界也关注着未来的成绩单和长远规划、是否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标准等,这也取决于转型变革的决心。 (作者:倪雨晴 编辑:李清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