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JUMAO宽带宝藏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17|回复: 0

[转帖] 媒体评网红儿童炒作:为了牟利“啃小”,实则是“坑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6 20: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萌娃短视频爆火,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但随着同质内容增多,不少账号开始“另辟蹊径”……一些家长的“晒娃”模式逐渐畸形化,出现了2岁孩子吃播、还穿着尿不湿的萌娃下厨房做菜等模式,相关话题引发关注。

  专家表示,家长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要多一些理性和客观,注重保护好孩子的隐私,守护孩子美好快乐的童年。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展现自我,但要把握好度,不应逼迫孩子做不合时宜的事,更不能把孩子当作赚钱的工具。

  化妆、吃播、整蛊……孩子成了捞钱工具

  近期,短视频平台上出现许多未成年人的视频画面,看后令人目瞪口呆。其中包括吃播、美妆穿搭、演绎剧情段子……除此之外,还有孩童无防护设备走钢丝、女童打湿头发衣衫装性感、家长故意给宝宝喂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拍摄宝宝表情取悦观众等视频内容。

  早在2020年,吃播博主“佩琪”年仅3岁就被父母喂到了70斤引发网络热议。有媒体记者联系上了佩琪父母,对于让孩子当“吃播”赚钱的质疑,两人称并不属实,虽确实“赚了几百元”,但拍视频纯粹只是为了好玩。众多网友投诉了佩琪的吃播账号后,相关平台表示将对其视频和账号进行封禁。

  萌娃早熟? 背后是成人的“精心设计”

  萌娃视频的关键词不再只是“萌、单纯、可爱”,难道只是这些孩子早熟?实际上,孩子“早熟”行为的背后,都有成人的“影子”。

  从“晒娃”到“啃娃”孩子成了家长的“摇钱树”。

  随着萌娃爆火,一些账号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评论、点赞,有的甚至还收获了一群铁粉。“萌娃”的流量变现和商业合作,给其父母带来了可观收入,这也让一些父母嗅到商机,开始把孩子打造成“网红儿童”作为生意来经营。靠娃吃饭,俨然已经成为一些家长的致富经。

  某数据平台信息显示,一个主要展示家中两萌娃的账号,近30日直播带货销售额近500万元。部分母婴亲子类账号通过粉丝刷礼物直播带货以及商务广告合作等方式盈利,在大多数小有流量的此类账号中都会挂上“商务合作”“找我合作”的联系方式。 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万元。

  多位业内人士介绍,一些看似温馨的亲子视频背后是完整的商业链条。签约公司会为账号内容创作者配备编导、策划、拍摄后期、商务、中后台团队等。部分平台存在大量“亲子号雏形”,从账号名称、文案设计到视频内容流水线式模仿网红账号,更有大量所谓讲解“亲子号怎么运营”“亲子号怎么变现”的教程。在一条教程视频的评论区内一些父母求助所谓自媒体专家,专家则给出“不能只晒日常”“需要设定‘小大人’风格”“自己觉得可爱没有用要让观众觉得可爱”等意见,甚至直言要将儿童变成表现自然的“演员”才能获得成功。,通过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万元。

  背靠万亿级母婴市场 营销公司流水线孵化“网红儿童”

  据媒体调查,一些网红孵化机构与孩子父母签约,短期内就可让账号粉丝过百万,从开通账号、确定“人设”到运营推广都有一对一的具体方案。在公司运作下,不少“网红儿童”的短视频收获数十万次点赞、上千条网友评论,粉丝量多达千万。这些流量都是投放广告、接商业合作的资本。

  以年糕妈妈为例,她带着孩子做育儿科普,在短视频平台粉丝超1000万,经常带货母婴产品。一头部MCN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透露,年糕妈妈拥有超300人的团队。

  母婴市场巨大,宝宝树联合尼尔森发布的《2021母婴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母婴市场规模已接近4万亿元,且线上渠道正成为主流。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内,母婴品类的线上销售额占比达到38%。

  而据飞瓜数据报告,今年上半年,抖音母婴内容热度持续高涨,点赞量超70亿,相应地,母婴商品的销售规模也在稳步上升。由此,无数家长带着宝宝一拥而上,有的坚持自己经营账号、开电商小店,有的则签约了MCN,前者的典型案例有屁桃祺祺,其抖音粉丝接近800万。

  “无公司,无团队,只有你们呀。” 从屁桃祺祺的抖音账号可以看出,其专门输出家中萌娃的搞笑视频,有专门的商务对接联系方式,推荐的橱窗中有30余件商品,包括零食、牛奶、婴儿护肤用品等。

  与此同时,签约MCN的网红萌娃也不少。以湖南蛙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蛙酷传媒)为例,其专注于孵化母婴、萌娃、亲子达人,官网展示了超50个案例,包括Q宝、SASA的丸子妹、特昂糖、小山竹等。

  蛙酷传媒通过官方渠道宣称,公司日常孵化团队配置有商务、编导、运营、投手等,能让达人轻松涨粉,其中编导负责内容定位、编写脚本、构思故事情节等,也包括台词设计。

  小红书上,很多母婴类MCN机构及负责人写笔记分享如何增粉、变现,比如广州某公司负责人的笔记“萌娃人设从0-1的运营思路,2000粉就可接商单”,提到萌娃人设在账号建立初期可以规划,而且容易上手。据悉,该公司萌娃账号签约门槛为5000粉丝。

  遏制炒作“网红儿童” 守护孩子健康童年

  近年来,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拍短视频的呼声不断。保护未成年人还需要多方配合。

  11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存在“儿童邪典”内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意见》提出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意见》明确,要压实市场主体责任,包括切实强化用户识别、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坚决阻断有害内容、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有效规范“金钱打赏”、持续优化功能设置;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包括着力规范行政审批、研究完善监管制度、切实畅通举报渠道、持续强化巡查执法、加大信用监管力度;要优化网络内容建设,包括增强正向价值引导、丰富优质内容供给;要指导加强行业自律,包括积极开展道德评议、规范网络主播管理。

  今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

  为了牟利“啃小”,实则是“坑娃”

  正是在市场需求大变现、获益快的刺激下,一些家长才把打造“儿童网红”当成让孩子和自己成功的“捷径”,挖空心思迎合网民。

  殊不知如此“啃小”就是“坑小”。父母过早地把“走捷径”的浮躁心态和功利思维灌输给孩子,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会传递出畸形的人生观在社会上形成不良的价值导向。

  一方面,把孩子推到镜头前,按照脚本“卖萌”,过度透支他们的体力精力,过度暴露隐私,极易造成心理焦虑。另一方面,孩子过早借直播短视频等参与商业活动也会造成价值观扭曲,形成功利思维和浮躁心态。

  网红儿童现象背后是部分儿童权益受到伤害。在广东省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委员会主任张欣华看来,儿童被推至镜头前按要求完成“人设”,极易造成心理焦虑和紧张。“例如小大人的设定,看似搞笑实际上是对孩子的催熟”。网红儿童的某些行为还容易引起其他同龄儿童的模仿,某些视频中以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博取眼球的内容更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

  “一些要求孩子暴饮暴食或强迫其高强度出镜表演等极端案例已经涉嫌违法。”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说。

  一些网络评论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部分网红儿童视频的评论区不乏网络暴力式留言,“对被迫成为公众人物的儿童而言被网友品头论足可能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伤害”张欣华说。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晒娃现象蔓延开来以后形成一个产业链,那会有更多家长进入所谓的产业链里面。如果我们都这样去消费孩子,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定不良影响”。   成都商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jujumao

GMT+8, 2025-1-24 14:44 , Processed in 0.0479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